§ 3. 为什么新约有四卷福音书,而不是只有一卷福音书?

§ 3. 为什么新约有四卷福音书,而不是只有一卷福音书?福音书在正典中的原始标题如下:

福音书 { 根据马太
根据马可
根据路加
根据约翰

这就是最为古老的权威(福音这个字不会再被重复)。非正式的思考告诉我们这些主题完美的相似性并同时不失那么完美不可能是从作者来的。我们必须结论到,那些标题,就像Πράξεις τῶν ἀποστόλων这样的标题是后世加上的。因此,原始的标题已经不可考,甚至被删除了;因为那些作品必须是带着标题的。

然而,我们可以将这些标题回朔到第二世纪中期。这个事实已经它们形式上的类似性使得我们肯定它们来自于第一位将这四卷书信收集在一起,并整合成为一体之人。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新约两个部分形成的时候(就像使徒行传一样),而是在较早的日期。 (39)

四福音在手稿中共有的标题是“那福音(The Gospel)”。编辑者并没有无意识的在每本福音书中重复“福音”这个词。它们在这个组合中就是为了要表达“那福音”;没有任何一本福音书可以被独立的称作“那福音”。免得有人会说“马太的”福音,等等;因为Evangelium 这个字拥有它不辨自证的所有格,“Jesu Christi”。

在另一方面,我们会认为“根据马太(according to Matthew)”这个标题,等等,就好像那些书信不是马太写的,等等,而是间接地依附于那些人。古代没有人这样理解这些标题。当我们考证伪福音的标题,这件事就变得很清楚:彼得福音被认为是彼得写的,因为彼得以第一人称说话,然而这卷福音书的标题是:“根据彼得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Peter)”。Κατὰ Ματθαῖον等标题意味着“根据马太所描述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s own description)“等等,而不是”根据马太传统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s tradition)“,等等。(40)

这些标题的特征和相似性表明这四卷书被刻意当做一部由四种方式表达的作品。爱任纽在论到”四种形式(fourformed)“的福音的时候,(41)也认为Muratorian残篇特别清楚的表明这个观点,该残篇的作者唠唠叨叨的,但是也是最具有意义的写到:”第三本根据路加的福音(The third book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第四本根据约翰的福音(The fourth book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这四本福音书的编辑者因此判断它们不仅仅因为其作者,也不是因为每一卷福音书都根据自己的视角完成了自身的目标—否则他就不会给我们四卷福音书—,甚至也不是因为它们是”福音书“(就如同可能存在好几本福音书),而是作为一同展现福音的不同书卷,而成为最为重要的作品。它们包含了了解福音所需要的一切。

这种情况可以被回朔到爱任纽幼年时期的小亚细亚,例如,就在第二世纪中叶前不久。爱任纽除了这种形式外,根本不知道福音书还能够以别的形式存在;他确实将这种四重的形式描绘为一个神圣的经纶(Divine dispensation)以回应旧约已经暗示过之人性的分赐(the dispensation of Nature)。(42)

我们从爱任纽见证能够说这种情况在第二世纪中叶前存在于小亚细亚,并不是一件纯粹的意外;因为我已经在我的编年表(Chronologie), i. S. 589 ff., 681­701表明,我们的四本福音书最可能在小亚细亚别编撰完成,从那过时候开始,εὐαγγέλιον τετράμορφον(43)就开始了它对抗诺斯底无战不胜的征程,几十年后便在绝大多数的省级教会站稳了脚步。我们知道远在第二世纪中叶之前,事实上,就是在长老约翰(John the Presbyter),就已经有许多关于四福音书的讨论,它们被挑战并被相互比较,约翰本人在那些讨论中起到了权威的作用。首先,那些讨论变成质疑相对福音书的完整性与事件顺序的正确性,并质疑作者是否是亲眼目睹,亦或是他们的作品只提供了对于基督性质高尚的表达。(44)就如同在那类争议中往往发生的事情一样,有些人采取了排外的立场,并只接受约翰福音,或在另一方面,唯有对观福音(Synoptic Gospels)(或其中的一个?),声称其他的福音书没有权威,甚至要将它们定为异端。那些讨论与争辩的结果就是对观福音与”约翰“都没被抛弃,它们被编撰在一起成为前述的样子。(45)福音书的编辑很明显的是一种妥协,但不是在犹太和外邦基督徒间—这个争议根本不需考虑—而是在小亚细亚的几个主要教会的使用方式,并相互冲突的传统间,特别是以弗所,关于福音书如何在公共敬拜中被阅读,可能源自于亚该亚(路加),巴勒斯坦(马太),罗马(马可),并小亚细亚(约翰)的不同传统。(46)我要指出,将好几本福音书在教会中摆在一起,就意味着要对它们进行某种的历史批判(可以视为一个完全的过程,修正事件的顺序,对于基督位格的观念);有鉴于此,小亚细亚的教会在几十年后对福音书采取了一种态度,就是她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都不会采用任何福音书。

约翰福音中就有这种妥协的计划。那些想要把这卷后期作品在小亚细亚的教会中阅读的人反对“alogi”的观点;但是他们无法废除原有公开阅读的传统,这就产生了多本福音书的难题。若是只有两本福音书,问题就已经够大了,当福音书的数目增加到三或四卷的时候,这个难题就急速膨胀。我们事实上可以推测出来,第四本福音书的创作使得其他所有三本被收录在教会福音书中的对观福音书可以与约翰福音平起平坐,不然,就只有马太,或只有马可并路加了;对于先有的使用方式,除了约翰的使用方式外,被默许而不是被压制。

在四福音被编撰完成的那个时候,它的作者是否真的要使它成为最后的话(last word),亦或是临时性的作品?在我的Reden und Aufsätzen (ii. S. 239 ff.)中,我已经提供了让后者成为非常可能之情况的理由。Jülicher (loc. cit.)则持相反观点,就是“相较于十三卷保罗书信,或针对平行的旧约历史,再也没有反对四福音书的需要。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两者间的不同,有人只会因为每一位新的传福音者(evangelist)能够与其他的传福音者一致,有人最后会诉诸于明显的,就是晚期的传福音者完全了前期传福音者的记录之明显理论。每一个小团体很自然的会产生它们自己的福音书;就像散布在三大洲的大公教会曾有一段时期很自然的有不同的书信分割了这个威望,然后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

分页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