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东正教
联结:http://www.godaughter.com/orthodoxbooks/webtrhy.html
注解:
下文,是我在希腊各地,应最可敬的都主教之邀所发表的演说。
文章内容,摘录自各演讲的录音资料,其风格各异。
还有一件事,我想要特别说明,「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这个主题,是我在某地演讲时所精心准备的题目,因为我认为,对灵修生活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主题。
英译者序
本书之美,在其简朴。以极精简的用词,陈述基督徒生命中最原始的目的 ---- 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
自1974年本书作者Archimandrite George担任St. Gregorios修道院院长迄今,即以神学家和灵修导师的身份,在正教世界颇富盛名。他曾着述许多与神学和灵修相关的文章,这些作品,也被译成各国语言。
儘管,在基督宗教的领域中,「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对西方人的心灵而言,却是陌生的。当基督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注一] 这就是对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生活的召唤。
「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是个人与上帝「面对面」[注二] 的交流。对西方人而言,这个概念或许有一点难以理解,甚至有点亵渎神圣,然而,毫无疑问的,这样的想法出自于基督的教导。耶稣基督圆满了犹太民族「救世主来临」的梦想[注三],祂的任务是将我们与上帝的国度结合在一起[注四] ---- 那是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国度[注五]。耶稣说:「你们是上帝。」[注六]「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注七]「义人要在他们父的国裡,发光如同太阳。」[注八]这些文句,不该只作字面上的解释。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若读者有兴趣深入圣经的相关章节,请参考:肋未记/利未记11:44-45; 20:7-8,申命记18:13,圣咏集/诗篇82:1,6,罗马书6:22,格林多前书/哥林多前书3:16-17; 2,伯多禄前书/彼得前书1:2-4。
以色列的献祭传统,始于亚巴郎(亚伯拉罕)将依撒格(以撒)献为燔祭,这样的传统,在耶稣基督体内得到圆满。圣徒若望洗者(施洗约翰)彷效依撒意亚(以赛亚),说:「看,上帝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注九],圣徒保禄(保罗)也将这个想法藏在心中,说:「如果你们属于基督,那麽,你们就是亚巴郎(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按照恩许作承继的人,」[注十]因为「具有信德的人,才是亚巴郎(亚伯拉罕)的子孙。」[注十一]上帝将「以色列」这个名字送给雅各,以显出雅各的忠贞。之后,虔诚的后代子孙,也继承此名。此后一连串的想法,都记载于圣徒保禄(保罗)的着作中,他祝福教会为「上帝的以色列」[注十二],尽管当时,别处的犹太教徒都拒绝承认他们的救世主(耶稣基督),还将他们贴上「随从肉性的以色列」的标签,圣徒保禄(保罗)也与此奋力搏斗,蒙受苦楚[注十三]。
这就是为什麽,教会 ----「上帝所特选的人民」[注十四] ---- 是众所皆知的「新以色列」、「灵性的以色列」,她为天上的国度而努力不懈。初期教会的基督徒明白,上帝的国度并不同等于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或其他特定的族群,而是指全人类[注十五]。透过悔改,我们都能真正「出埃及」 ---- 到达新的耶路撒冷[注十六] ---- 正如基督所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注十七]
正教会原封不动的保留这个基督的讯息。因此,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注十八]也是「忠贞的新娘」[注十九],面对她的爱人,总是真挚相待。这是一个神圣的传统,确保我们全心全意忠于基督,以这样的认知出发,祂说:
「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注二十]基督的教导,单单由圣经方面着手,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很可能会将现代的观念直接投射到初期教会。「天人合一 (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的概念起源于这个传统,在「天人合一 (θέωσις-theosis -圣化 )境界」当中,初期教会、传统基督宗教、正教信仰三者没有分别。
传统基督宗教,皆透过教会的会议(其中着名的有,第七次大公会议、公元867年的St. Photios会议与第十四世纪的Palamite会议)来诠释神学、定义神学。请注意:教会的会议所诠释和定义的神学,从圣灵降临那天起,就已经完完全全存在于教会当中;这些会议,也负责编译和认可各式书籍、着作,这些作品聚集起来,就成为众所皆知的「新约」。
正教会神学的双重任务,是定义与维护耶稣基督的教导,使它免于人为的破坏。我们都知道,神学,已远远超越学术研究上与上帝有关的任何知识。基督宗教是一个活生生的信仰,由圣灵的启示所建立[注二十一],提供关于「三位一体的上帝」与「灵性实修」的宝贵体验[注二十二]。那些企图从纯理性观点来理解基督讯息的尝试,都将停滞在片面的、不圆满的层次上 [注二十三] 。
在我们生长的时代裡,活生生的西方文明,有意反对自己的基督宗教遗产,却误以为自己十分瞭解基督和祂的教会。在西方,人们并没有察觉,自己已经离开此传统超过一千年,因此,西方对于基督和教会的概念,已经变得含煳不清。儘管大家已经不再认同这样的想法,但我认为基督的无上成就,也是人类的无上成就;基督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中的分水岭。基督带来的讯息,如此深广、具有革命性,我们可以说,人类已经掌握不住其中的伟大与简朴。
本书原是针对以希腊文为母语的正教读者所写,故在书与读者之间,可以找到许多共通之处。英译的版本方面,则是尽力保留原文的简洁,同时,尽可能忠实表达原文的中心讯息。为了适应西方的思想,译者作了一些调整,也加入少许解说,以免误传了本书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
为了瞭解基督的中心教导,我们将採用新的方法来学习一些关键字和概念,而不沿用现代英语中的习惯用法,还要以一颗开放的心来阅读,就像是第一次听闻到一般。我们必须先回到基础上,好好体会,在初期教会裡,基督徒的心目中的「基督」与「道」具有什麽样的意义。一些关键的圣经用语,例如:「psyche(心灵)」、「heart(心)」、「repentance(悔改)」和「nous(灵魂之眼)」等字,都应该像初学新字一般来对待。所以,当这些词汇第一次出现时,我会以斜体字标示出来(中译注:中文版本则以粗斜体和「」号标示),并且在(书末)「名词注释」中,给它们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