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望天 2000年来全体基督教的公认立场: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

2000年来全体基督教的公认立场: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

举目望天

基督是谁?这是个关乎基督教信仰核心的问题,对此我们该有清楚的认识。基督是神成为人,是奇妙的神而人者。基督是神,他是创造者;基督是人,他是受造者。但今天大分部华人基督徒对这个真理有很大的误会,认为基督的人性是非受造的,并把基督人性受造的教训定为异端。但2000年来全体基督教会的公认立场是:基督的人性是受造的。在教会历史上,基督人性非受造的教训,已经明确被判定为异端。本帖简要地说明一下这个公认的立场。

一、使徒的教训

早期教父都见证,基督人性受造的教训乃是出于使徒的教训。

亚他那修说:“故此,使徒能够理直气壮的描述道在肉身的显现,称他为‘向那位造他者尽忠的使徒,’这表明甚至当他被造为人的时候,‘耶稣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世是一样’不改变的。如同使徒在他的书信中提到他的大祭司职分时,说到他的被造成为人,并没有忽视他的神格。反而先提到它,提醒我们不能牺牲任何一面。更重要的是,当他提到他的人性的时候,我们自然会知道他的尊高和他的君尊都是父的。

安波罗修说:“最后,使徒自己对腓立比人说:‘被造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注意关于提到‘被造’,使徒说的被造为人的样式,不是针对神的统管一切而言,并且他存心顺服至死,从而他显明了作为人合适的顺服,并获得了由神掌权的国度。”

奥古斯丁说:“他取了人性,不是像一个人穿上衣服那么简单;他不是把人性当作在他以外的东西般穿上。相反,他取了人的本质,方法比人穿上衣服更加优越,更加紧密,难以言喻。使徒说‘他被造成以人的样式出现’,也把意思解释得很清楚,他不是完完全全被贬低成为一个人。反而,当他穿上那个人的时候,他取了人的真正地位。”

二、早期教父的传承

1、第二、三世纪的教父和伟大的基督教作家

使徒约翰的门徒坡旅甲的学生爱任纽(Irenaeus,约137­-202年),这位大公教会教义的主要奠基者说:“正如神当初造人时,将气吹入受造的人里面,他便成了有生命,有理性的人;照样在这末世,他被造成为一个有生命而完全的人,能够承受完全的父,这是由于父的道和神的灵与亚当受造的体质结合起来……”

与爱任纽同一时代,被称为“第一位拉丁教父”的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150­-230年),这位正统三一神论与耶稣基督位格的教义之父说:“当我读到瓦伦提尼的荒诞小说时,他们为了避免主不被人认为比天使微小,而天使不是由属地的血肉造的,就此拒绝相信基督的人性和属地的本质是被造的。”

爱任纽的学生希坡律陀(Hippolytus,约160­-235)说:“道是他自己的肉身的创造者”。东方伟大的基督教作家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约150­220年)说道“成肉身并显现自己的时候,他生了自己,即创造了他自己的人性”。俄利根(Origen,约185­254年)则说:“因此当它(魂)从圣母而生,有圣灵的作为所创造的纯净肉身,神格和人的身份就解不开地合而为一。”

2、第四、五世纪的教父

尼西亚信仰的代表亚他那修(Athanasius,约296­-373年),是4世纪的东方教父,基督教史上的巨人。他在《信仰陈述》(Statement of Faith)一文制定了一条处理论及基督被造的经文规则:“所以,凡是提到造物的经文都是指耶稣的身体。因为主的人性被造为‘一切道路的起头’,他为我们的得救向我们显明它。藉着它我们才能走到父那里去。”并在《为尼西亚定义辩护》(Defence of the Nicene Definition)一文中说:“论及子是受造的也是正确的,因为这是是指着他成为人说的。”

加帕多家三教父大巴西流、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尼撒的格列高利这三位著名的希腊教父,不仅在建立圣灵是神的教义上贡献卓著,在确立三一论的教义上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大巴西流(Basil,330­-379年)在答辩欧诺米时表示:“若是因基督作为复活的凭藉,而被称为死人中的首生者,那么同理,他也可以因作为创造的凭藉,而被称为一切受造之物的首生者。”与使徒约翰同被誉为“神学家”纳西盎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 Nazianzus,330-­389年),在其五篇杰出演讲之一的《再论圣子》里说:“既然我们在这里清楚地看到了既是被造的又是受生的‘我’,论证就更简单了。凡是看到与原因相关的,我们就必须认为是指人性,而凡是绝对的、非源起的,就必须认为是对他神性的阐述。”尼撒的格列高利(Gregory ofNyssa,340­395年)则说:“我们认出基督有两个本性,一个是神性,一个是人性。神性是他的本性,而他因为成为肉身而有了人性。因此,我们把永恒的特性归于他的神性,把受造的特性归于他的人性。根据先知的话,他在母腹中被塑造为仆人;同样,根据所罗门的话,他藉着这个受造的奴仆样式而在肉身里显现。”

米兰主教安波罗修(Ambrose,约333­-397年),是西方教会的四大博士之一。他说:“现在已经足够清楚表明父不是没有子的独一神,子也不能被认为是没有父的独一神,因为我们读到神的儿子‘被造’是就他的肉身而言,不是就他从父神受生而言的。”他的学生奥古斯丁(Augustine,约354­430年)在《论三位一体》里也说:“相应地,他在神的形像里造了人;他在奴仆的形像里被造为人。……总之,既然神的形像取了奴仆的形像,那么他就是二者,是神也是人:是神,乃是由于神取;是人,乃是由于人被取。二者之一不因取的动作而变成了另一,即神并未变成受造者,以致不再是神;受造者也并末变成神,以致不再是受造者。”

对《迦克墩信经》的制定具有重大影响的教会领袖罗马的大利奥(Leo the Great of Rome)说:“神按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人。人假如一直保持自己本性的尊荣,没有受魔鬼那些谎话欺骗,没有偏离神为约束他们的私欲而给他们的法则,世界的创造主就不用成为受造物了。假如这样,永恒的一位就不用进入时间,与圣父神同等的圣子神就不用取‘奴仆的本质’和‘罪身的形状’”。而塞浦路斯的狄奥多勒(Theodoret of Cyrrhus,约393­-466年)则说:“‘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这是指那使人成圣者的人性,因为他所取的本性是受造的。创造他与创造我们的是同一位。我们着他得以成圣。”

以上这些教父中有些人参与了早期教会的四次大公会议,并对信经的制定具有重大的影响。

分页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