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蓮 〈華人教會的屬靈傳統(四)—強調對立的神柲主義〉

華人教會的屬靈傳統(四)—強調對立的神柲主義

朱秀蓮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及助理研究員)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著名的神秘主義人物包括蓋恩夫人(Madame Guyon)、慕安德烈(Andrew Murray)及賓路易師母(Jessie Penn­Lewis),後者的思想經倪柝聲的進一步推廣下,更是對華人教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神秘主義者提倡靈、魂、體三元論人觀,並以此建立一套強烈的屬靈與屬世(或屬魂)的對立觀。他們相信魂是介乎靈與身體之間,兩者既爭取魂為出口,亦透過魂得以往來。從功能而論,身體是感官之意識,讓人有五官的感覺;魂是自己的意識,也就是良心、自決、意志及情感,是人格的所在;靈則是神的意識,屬最高的部分,讓人可以認識神。

華人教會在這種教導下亦長期懷著反智思維,對高等教育及社會文化深存抗拒(是故部分教會視神學訓練為「不屬靈」)。此舉不僅對信徒造成困擾的人生觀,更削弱了基督徒在上層社會的聲音,漠視社會倫理責任。近年隨著整全人觀的提倡及高等教育普及化等現實因素,反智論在教會所佔市場已下降。

《宣道月報》第二十八期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