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教会:倪柝声弟兄的教会论
吕沛渊
(摘自:《属灵实际的追寻》,华神出版社)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基督的新妇,是荣耀无比的。然而,今天教会在地上的实际生活情形如何呢?教会在神永远的计划中扮演什么角色?教会的历史与终局又将如何?今天教会在地上生活的原则是什么?教会的正当路线又该如何呢?教会的立场与内容是什么?教会的合一又如何实现?教会生活与传福音工作的关系为何?这些问题都是历代圣徒衷心关切的,甚至是在血泪中挣扎的关键。
主仆倪柝声弟兄在三十年间(1920-1950AD)思索这些问题,并从他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做出了回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答案,带动了“地方教会(聚会所)运动”的发展直到今日。他的‘教会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中国教会在二十世纪的发展,是任何关心教会的人所不能忽略的。本文的目的,是在圣经的亮光下,从历史分析与神学评估的角度,来介绍倪氏的教会论,并尝试从圣经中找出问题的真正答案。
本文内容包括三部分:(1)教会论在倪氏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与意义;(2)倪弟兄教会论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历史;(3)其教会论的观念与实行;(4)其教会论的整套评估与今日意义。[1]
教会论在倪氏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与意义
倪弟兄是二十世纪中,对中西方都具有影响力的神学家。对欧美福音派教会而言,他的著作是流传各地,特别是在灵恩复兴运动阵营里广受欢迎。在多数人眼中,他是‘属灵人’的典范,追求个人灵命奋兴的导师。所以,近年来,对倪柝声思想的研究,多半集中在他的“属灵神学”观。然而,倪弟兄并非只是注重追求个人的灵命,他所最关切的,乃是在各地建立‘地方教会’。在他开始事奉的初期,他就从主领受了此建造教会的异象。他述说当时的感动:主呼召我不是要我开奋兴会,叫人听到更多圣经的道理,也不是要我做一个佈道家。主给我启示,是要在一地一地建立他的教会来彰显祂,见证地方上教会的合一,使得每一个圣徒在教会中尽职,过着教会生活。神所要的不是仅仅个人追求得胜或属灵,而是要得着一个团体的荣耀教会,好献给祂自己。[2]
纵览倪弟兄的著作,可知大多数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其‘教会论’相关。虽然‘属灵’是他的神学思想的重点之一,但是‘属灵人’是活在教会‘团体的基督’里,而教会生活的实行,正是每位属灵人的总和。
对倪弟兄而言,神今日工作的中心,是建立基督的身体,并非个别的属灵人。所以,倪弟兄的整体神学观,是以‘教会论’为中心的;他所有的教导都是围绕这‘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这一主题。他一生所有事工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中国各地建造‘地方教会’。他亲自见证说:‘主给我看见祂的心意是建立各地的教会,这也是我的负担,其他工作都属次要。。。。主给我的启示非常清楚,祂不久要在中国大小城市兴起地方教会。我闭起眼睛,那景象就呈现在我眼前。’[3]由此可见,我们研究倪弟兄一生的思想与工作,必须以其‘对教会的观念与实行’作为中心架构。
“地方教会(或称‘小群’)运动”在倪弟兄的领导之下蓬勃发展,在二十世界中国教会历史留下多彩多姿的一页。若要认识‘地方教会’的真相与意义,必须了解倪弟兄的‘教会论’,因为‘地方教会’发展史,正是倪弟兄‘教会论’的付诸实行。可惜的是从倪弟兄离世至今,少有人以‘教会论’为中心来研究其整体思想或地方教会运动的发展。以至于多数人未能认出其‘教会论’与‘地方教会运动’的正面贡献与今日意义。不但如此,因倪弟兄当时呼吁弟兄姐妹‘脱离宗派走的道路’,反对‘牧师制度’。以至于一般教会领袖认为倪弟兄的教会论过于狭窄极端,因噎废食,未能将其教会论去芜存菁,反而置之不理,实为憾事。
倪弟兄的思想言论有其时代背景与任务。他公开指责当时‘宗派教会’的错谬,呼吁西方宣教士不要将其各宗各派带入中国。他认为‘宗派主义’是严重的罪恶,因为分裂了基督的身体。倪弟兄强调‘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打破‘圣品人制度’。这些并非他的创见(此乃承袭J. N. Darby达秘‘弟兄会’的思想),也不是其教会论的真正中心(仅是其教会生活的实行的方法步骤)。
倪弟兄的教会论,固然有其西方教会的思想渊源,也有其历史发展修正过程,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作法。从整体归纳与历史评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他的教会论,可得其精华亮光;以其教会论为中心,来研究其整体神学各论,更能帮助我们掌握其生平思想与工作的全面总结。
倪氏教会论的发展
‘地方教会运动’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期蓬勃发展,是在主流宗派之外自立自传的‘本色化教会’。其扩张范围与影响,远超过其他本色化教会如‘真耶稣教会’与‘耶稣家庭’。到了中国大陆1949年政权易手时,‘地方教会’在中国各地约有一千间,信徒总数约九万人,约占中国基督徒人数的十分之一。后来,‘地方教会’发展至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1960年代,在李常受带领下,‘地方教会’开展至美国,后来扩张到纽西兰、欧洲、非洲、南美洲。今日的‘地方教会’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大城市仍继续发展,甚至在中国大陆地下教会中以‘呼喊派’闻名。
‘地方教会’并非只对普世华人教会带来巨大影响,也吸引了许多欧美的基督徒跟从。除了李常受的‘召会’系统之外,也有一些跟随倪弟兄教会论的教会聚会,虽然遵行程度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地方教会’已成为普世的运动,不容忽视。倪弟兄的著作被广泛的阅读,不少已经译成英文出版,流传于世,影响非常深远。
倪柝声弟兄生平,与‘地方教会’的起源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其教会论思想促发了‘地方教会’运动,而此运动的各阶段发展,也逐渐修正更新倪弟兄的教会观。换言之,他的思想付诸实行,实行之后修改调整其信念。其教会论的形成与地方教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花开并蒂。从地方教会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将其生平划分为六阶段:早期(1903-1920),‘福州’时期(1920-1927),‘上海’时期(1928-1936),‘安提阿’时期(1937-1947),‘耶路撒冷’时期(1948-1950),晚期(1950-1972)。从1920-1950年间,是其教会论思想与实行的‘三十年争战’。
A. 早期与‘福州’时期(1903-1927)
倪柝声弟兄悔改得救、献身全时间服侍主起始,他就认清‘教会’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首要性。当时他与家人所参加宗派教会,令他非常失望。他研读圣经查考教会的真谛,与同工起始‘福州地方教会’的聚会。他从主给他的异象中得知教会是基督徒生活的焦点。在1921至1923年间,他所获的结论是:所有得救的人都应在其地方联合一体,作神的教会在当地的代表,为主做见证。他坚持建立地方教会为事工的重点,为此他在 1924年与王载弟兄分手、离开福州教会的原因之一。[4]从1925至1927年,倪弟兄出版了二十四期《基督徒报》,其中他在连载的‘启示录一至三章’解经文章内,多次谈及‘教会的真谛’与‘正常的教会生活’。[5]同时在这段时间,他也阅读‘弟兄会’的著作,特别是达秘的‘教会论’教训影响他甚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