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军 基督人性(肉身)非受造与受造之反思

基督人性(肉身)非受造与受造之反思

侯军

URL: http://www.guizheng.net/article.asp?id=1530

索引:基督按人性且站在人的角度来讲也好象应当是被造的才对,但是,基督作为上帝的“独生子”,绝不同于世人的受
造,“道[成]肉身”、“神在肉身显现”,是道[成为]了肉身,而不是[进入]了一个被造的肉身,要搞清楚了,这圣灵感孕童女怀孕,这的确是一个无人不以为然的“敬虔的奥秘”!

基督人性受造论争议之反思——教父们的解经背景与神学辨析
作者:zebrazebra
2009年8月6日 首发于西祠胡同“圣保罗教堂”版

按:2009年冬天,在“圣保罗教堂”讨论版发生激烈的争论,争议的焦点是,基督的人性是否为被造或基督作为人是不是受造者,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古代教父们会认为基督的人性是被造的?其历史背景是什么?争论的一方是本人,另一方是李常受召会组织的老鱼(网名old fish),曾贴出许多教父文献。以下这篇文字,是将帕利坎《大公教的形成》一书中的相关历史资料与本人后续的思考综合而成。本人原先略带推测的结论得到了史料的证实,这里再作些梳理,就算是一份总结吧。

一:

昨天很高兴地买到了帕利坎(J.Pelikan)的教义史经典《大公教的形成》,即《基督教传统:教义发展的历史》第一卷(The Christian Tradition: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Volume 1: The Emergence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 100­600,翁绍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在翻阅此书时,第四章《三位一体的奥秘》立即吸引了我。作者用大幅的篇幅叙述并分析了《箴言》第八章22­31节的历史争议。有关这段经文的注释之争,围绕着“亚利乌派”(即亚流派)遭教会正统抵拒并且被定为异端的历史——尼西亚会议和《尼西亚信经》应运而生——一直影响到今天。而最令我为关心的,正是古代教父如亚他那修、奥古斯丁等持有的所谓“基督人性被造”观,与当时教父们对《箴言》八章22节的注释之间的渊源。

其中极为重要的材料是以下这一段:

“《尼西亚信经》的辩护者把亚利乌派据以称这先在者为一个被造物的那些话用到这道成肉身的人和他实际被造的作为人的本性。这首先意味着,在《箴言》第八章22节上的‘他造了我’,或则必定是在一种不恰当的意义上使用‘造’这个词,或则必定是说及道成肉身的基督被造的人性。后者是更易明白的解释,把这些话看作是指‘主耶稣被圣母马利亚所生,为了去解救圣父的众造物’。……也可以把其他这一类话说成适用于他被造的人性。”(见本书260­261页)

相关历史背景是,公元4世纪时北非地区产生的“亚利乌派”,以曾任埃及亚历山大教会长老的亚利乌(Arius)为代表,提出一个观点,基督只是被造物中的第一位,在被造界享有最高地位。其经文依据就是《箴言》第八章22­31节,“智慧颂”中的这段经文,其中最有争议的是第22节,中文和合本翻译为“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可是当我们看《新标准修订版》的英译时,会发现这样的译文:The Lord created me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work.,直译为中文就是“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他造了我。”一个是“有了我”,一个是“造了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初期教会采用的旧约圣经译本,是著名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也叫“七十子译本”或“七十贤士译本”。是公元前3世纪应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的邀请,由七十二位犹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翻译为希腊文的。对教会影响极大,直到今天,它还是希腊正教会的通行本。在早期教会眼中,它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著名教父爱任纽(Irenaeus)视此译本为神的默示。还有一则传奇故事,据说当时七十二位长老各自分别在书房里进行翻译,而翻出来的七十二份译本竟然一模一样,这个故事更成为“七十子译本”——虽说只是译本却为神的默示的确据。(参F.F.Bruce《圣经正典》第28页、1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这被视为神所默示的“七十子译本”,将《箴言》八章22节的关键性动词译为“他造了我”。于是“亚利乌派”抓住这节经文作为论据,证明基督乃是首先的被造物,不是永恒的,不是先存的,圣子的神性、永存不与圣父相同。而以亚他那修为代表的正统派则以被造物不能接受人的敬拜、被造物不能完成对其他被造物的救赎等理由驳斥“亚利乌派”的错误。可是,“亚利乌派”的观点毕竟也有经文“依据”,这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前面所引述的那段历史,教父们既然要捍卫基督的神性,遂转而将《箴言》八章22节解释为基督的道成肉身即基督的人性被造。而且正如帕利坎所指出的,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容易被人的理智所接受,是“更易明白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教父们对这节经文的解释用在基督人性受造上,不仅是讲“状态”、“范畴”,而是明确地将“他造了我”看作“行动”,看作基督人性的“来源”。这就是古代教父持有“基督人性被造”观的解经背景。以下我们看一看教父们以《箴言》八章22节为根据所作的有关基督人性或道成肉身的解释。读者只要记住当时圣经的翻译是“他造了我”,教父们又必须捍卫基督的神性,就可以明白他们的思路了。

亚他那修在《信仰宣言》(Statement of Faith)这样说:

In which humanity He was crucified and died for us, and rose from the dead, and was taken up into the heavens, having been created as the beginning of ways for us ( Prov. viii. 22)…For nothing new was created in woman, save the Lord’s body, born of the Virgin Mary without intercourse, as also it says in the Proverbs in the person of Jesus: ‘The Lord created me, a beginning of His ways for His works’ ( Prov. viii. 22)… For the Lord’s Humanity was created as ‘a beginning of ways,’ and he manifested it to us for our salvation.

分页阅读: 1 2 3